本报讯 元旦佳节传来喜讯,江西省财政总收入在2004年完成350亿元的基础上,2005年实现了新的跨越,达到425.6亿元,增长21.3%,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。其中,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2.9亿元,比上年增长22.9%。 财政的快速增长源于经济总量的较快提升。“十五”以来,江西省各级财政部门运用财政贴息等杠杆手段和优惠政策,扶持六大支柱产业和工业园区向纵深发展。预计全年工业园区销售收入1500亿元,年缴税金超亿元的园区达到15个;六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505亿元,利税达到180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2%。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达到5个,其中江西铜业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,利税达到36亿元。六大支柱产业和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,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增长极。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强有力地拉动了全省财政收入的增长。近三年来,省财政进一步理顺和规范省以下财政体制和分配关系,并对县市发展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。2003年至2005年,三年省财政共拿出13亿元用于奖励支持县市发展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。通过实施“省直管县”改革试点,安排粮食主产县、财政困难县和乡镇、村级“三奖一补”资金10亿元,充分激发了县域经济自主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。全省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连续两年超过20%,2005年达到22.8%,财政总收入超亿元的县?市、区牍达84个,占全省县区的比重由2000年的21.2%上升到84.9%,其中超6亿元县区7个,贵溪市突破10亿元。
|